成功
2025蒜市"中场哨":现在做对这件事,能少亏不少

当前大蒜市场已进入库外大蒜与库存货消化并行阶段,核心矛盾仍聚焦于供应过剩与需求疲软的博弈。有消息称,2025年8月全国冷库蒜库存持续高位运行,库存量在480-520万吨的区间,同比增幅明显。

一、当前大蒜市场概况如何?库存、价格与供需解析

价格端:金乡市场呈现库外收尾、库内主导的过渡特征。据国际大蒜贸易网实时报价可知,

图片3

8月29-30日库外蒜报价为2.80元/斤;9月1日起库内一般混级蒜报价进入小幅波动通道,其中9月1日为2.75-2.78元/斤,9月2-3日稳定在2.72-2.76元/斤,9月4日小幅调整至2.70-2.75元/斤。整体来看,9月以来库内蒜价格较前期库外价小幅回落,且日内波动收窄,市场延续弱稳态势,与当前供需博弈下的基本面相契合。

供应端:扩种叠加高产,市场压力显著。山东、河南等北方五省2025年大蒜种植面积同比增加约9%,总产量预计突破1400万吨,较去年有明显增长。新蒜集中上市后,金乡鱼山市场日到货量一度超过40车,但买家多以刚需采购为主,市场呈现“货多价稳”特征。部分储存商因入库成本较高(2.50-2.60元/斤),挺价意愿较强,但实际成交仍以低价蒜为主。

需求端:国内疲软与出口分化并存。国内餐饮消费恢复不及预期,家庭采购量与去年基本持平,市场需求缺乏明显增量。出口方面,7月份鲜或冷藏的蒜头出口量达28.96万吨,同比增长27.08%,其中对印尼出口占比超30%。但8月后进入出口淡季,东南亚部分国家新蒜将于9月上市,8月采购商提前备货需求减弱,导致订单环比减少,部分蒜片加工厂开工不足,进一步抑制加工需求。

市场心态:储存商观望情绪浓厚。面对高库存与弱需求,多数储存商选择“熬时间等机会”,金乡库内待售蒜量仍处高位。短期炒作资金撤离市场,实际成交以刚需为主,市场氛围偏冷清。

二、蒜农和储存商最关心的3个问题:库存、出口、成本能撑住吗?

1. 500万吨左右库存,旺季前能消化完吗?

截至9月初,全国冷库蒜库存仍维持在较高水平,同比增加幅度约20%,库存去化缓慢,市场消化压力显著。若中秋、国庆等传统旺季需求未明显释放,库存压力可能延续至2026年新蒜上市,形成“新旧蒜叠加”局面。历史数据显示,2024年420万吨库存曾导致蒜价腰斩,当前风险不容小觑 。

2. 7月出口暴涨,是回光返照还是真回暖?

7月出口量创十年同期新高,但出口均价同比下跌20.68%,且9月东南亚新蒜集中上市后将分流订单,预计出口量环比减少20%-30%。出口增长难以持续支撑国内价格。

3. 储存商成本快扛不住了,挺价还是甩卖?

金乡储存商入库成本集中在2.3-2.5元/斤,当前市场价为2.70-2.75元/斤,市场价逼近成本线,储存商利润空间收窄至0.20元/斤以内,需警惕价格进一步下跌至2.50-2.60元/斤的风险。部分储存商硬撑挺价,但买家专挑低价蒜压价,挺价策略效果有限。若价格跌破成本线,可能引发集中抛售。

三、接下来蒜价怎么走?这些变量要盯紧

短期:库存主导价格承压。9月份库外余货未清叠加库存高压的影响,蒜价预计维持弱势震荡,主产区库内蒜价格可能下探至2.5-2.6元/斤。但7月对印尼的出口增量或带来短期提振,中小规格蒜出货窗口期有限(8月底至9月中旬),需抓住机会缓解库存压力。

长期:关注种植面积与库存消化。2025年蒜种价格下跌10%,农户种植收益接近盈亏平衡,有人预计2026年北方蒜区种植面积减少5%-8%。若早熟蒜收购价跌破2元/斤,种植面积可能进一步缩减,为2026年市场反转埋下伏笔。从业者需密切跟踪出口订单、库存消化进度及天气变化 。

四、关键数据敲黑板!这些风险得警惕!

库存数据:8月全国冷库蒜库存维持在500万吨上下的高位,同比增加约15%,金乡占比超50%,库存压力显著 。

出口预警:9月东南亚新蒜集中上市,中国出口订单预计减少20%-30%,出口均价或跌破900美元/吨 。

成本底线:金乡储存商入库成本2.3-2.5元/斤,当前市场价逼近成本线,利润空间收窄至0.20元/斤以内,需警惕集中抛售风险。

五、综上所述:短期出口难解困局,从业者需灵活应对

当前大蒜市场深陷“高库存、弱需求、成本硬撑”的三角博弈,7月出口增长仅为阶段性利好,无法扭转中期低迷趋势。建议从业者控制出货节奏、分批次销售,重点关注9月出口数据与10月库存消化情况。长期来看,种植结构调整与库存去化将主导市场走势,需提前布局规避风险。

政策工具补充:金乡县推行大蒜目标收入保险政策,农户缴纳少量自担保费(政府给予配套补贴)即可获得收入保障,该政策已覆盖金乡县80%以上种植面积,能有效对冲价格下跌风险。

规格价格差异:当前市场中,5.5cm以上大混级蒜因出口需求旺盛,价格支撑更强,其报价较4.5cm以下小混级蒜高0.28-0.29元/斤,规格价差特征明显。

建议各位蒜友可通过国际大蒜贸易网,持续跟踪出口数据与市场库存动态,精准把握市场节奏。

免责声明

1.凡是文章底部注明文章来源的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或网络。文章中阐述的观点及立场不代表国际大蒜贸易网的观点及立场。如果文章涉及侵犯版权,请联系国际大蒜贸易网客服0537-3163971进行删除;

2.国际大蒜贸易网发布的价格、行情、数据等信息仅作为交流参考,不可作为您存储、购销、投资等决策的直接依据。国际大蒜贸易网不对您由此产生的亏损负责。

  • 加入收藏
  • 联系客服
进入专栏最新资讯文章
进入 资讯 频道
74